•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区块新闻3

详情

仁和区:聚焦难点堵点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3-12-09 18:08
0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仁和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在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上发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织密监督管理网  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近日,位于大田镇榴园村的石榴“母本园”里,新品种石榴树下种植的青笋、豌豆长得郁郁葱葱。四川榴金时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肖坤华正在查看石榴树和树下套种蔬菜的长势情况。他说:“目前,石榴正值冬季清园管理,除了修枝、施肥外,我们还利用空地试种了青笋、豌豆等粮蔬增加收入,预计套种的蔬菜,亩产可达1万斤。”

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查看石榴树下套种的青笋长势。.jpg

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查看青笋长势。

四川榴金时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大田镇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成立的联合体企业,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石榴协会+专合社及家庭农场+管理层自然人+社会资源”联合运营的模式。目前,该镇村村都是大股东、人人都是小股民,全镇7725名农业人口全部参与,有9个专合社及家庭农场成为股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田镇党委按照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结合主导产业石榴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成立产业发展联合体公司,推动全镇各村资金整合、项目集中、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共用,走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建立“乡土人才超市”,吸纳63名会种植、懂技术、会销售的能手入库;制定出台《大田镇乡土人才超市管理机制》,着力规范选人、育人、用人、奖励等核心内容,形成“洋专家”课题研究、实操培训、跟踪提质,“田秀才”试点示范、总结反馈,形成带农助农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争取项目政策支持,建设石榴“母本园”,着力开展“林上果林下粮蔬”试点示范种植20余亩,发挥“水肥一体化”的功能作用。目前,24户石榴种植户实现半托管服务,公司每亩直补1200元。

大田镇乡土人才超市。.jpg

大田镇乡土人才超市。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在大田镇率先试点示范大田人才超市建设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田秀才’人才队伍,开展‘林上果林下粮蔬’试点示范种植,帮助种植户测土配方、品种改良、提升技术等,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作用,使村里的石榴品质和产量都有较大提升,今年全村产值提升近4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榴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翁春兰说。

石榴“母本园”里的水肥一体化系统。.jpg

石榴“母本园”里的水肥一体化系统。

大田镇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仅是仁和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在大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仁和区还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专项治理工作,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在深查、实纠、真改上下功夫,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在工作中,区级成立部门联合督导组,深入60个村实地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检视,对检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目前,共发出12份问题整改函,完成整改问题205个、问题合同575份。全面建立健全“三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创新财务公开方式、规范公开事项清单,定期将村集体“三资”在线上线下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使老百姓了解村集体状况,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让农村集体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四川易尔通药业公司工作人员周丽娜到仁和区政务服务大厅咨询公司业务,在大厅设立的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给她列出详细的材料清单。

“原本以为会很麻烦,有了这个服务专区,我只需要按照工作人员帮我列的清单准备好资料,送来就可办好,效率提高了,很便利。”周丽娜高兴地说。

服务专区工作人员在接待企业办事人员。.jpg

服务专区工作人员在接待企业办事人员。

设立重大项目VIP接待室,落实专人负责重大项目和涉企服务工作是仁和区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组织窗口人员采取上门服务、重大项目专区专属服务等方式,为辖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仁和区行政审批局政管股股长冯剑说,他们还组织区政务大厅社保、医保等多个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政务服务下基层”活动,现场办理相关证照80余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100余份,接受政策咨询50余人次;开展“帮办代办”及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众办理身份证及进行社保认证,帮办代办31件。

在主题教育中,仁和区发改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证一照办”“零材料办”“省内通办”各项业务,持续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科学划分各功能分区,重点打造大河中路街道、平地镇、前进镇、大龙潭乡便民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通过拓展“政务服务+”服务模式,建立35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73个“政电融合服务点”,全区94个便民服务中心(站)与邮政服务“双进入、互叠加”,开展《老年优待证》免费寄递,为群众提供“就近办”服务。

记者:王南桢 张珊珊

编辑:梁芝羽

校对:刘婷

审核:江潇

0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